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告 > 标准信息 > 标准解读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国家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2019-05-22 来源:国家标准委 浏览次数:418

  一、背景情况

  我国包装行业规模庞大,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约二十余万家,涉及产品种类数以万计,然而超过80%的企业以生产传统包装产品为主,产能过剩问题显著,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缺乏绿色化先进技术以及绿色包装意识的缺失,难以满足当今市场对绿色包装产品的需求,因此包装行业“供给侧结构”亟需调整。要改变这种格局,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绿色包装评价”这一重要技术杠杆,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化解包装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在本质上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进而推动我国包装产业由传统模式向绿色模式转变。

  我国自2015年起,围绕绿色产品、节能低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施节能标准化示范工程。”在一系列国内政策和国际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我国于2017年5月首先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绿色产品标准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二、目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绿色包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至今尚无严格的统一定义和评价标准,因此将绿色包装从概念转化为明确的评价要求即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绿色包装评价标准体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开展绿色包装评价工作和编制具体包装产品的绿色包装评价规范的重要依据。同时绿色包装评价属于低碳、节能、环保领域的基础性标准化研究工作,推动绿色包装评价研究和应用示范,对转变包装产业结构、实现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因此,《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标准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措施,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将创新技术及时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并指导生产的典范。

  三、主要内容

  本标准针对绿色包装产品低碳、节能、环保、安全的要求,结合GB/T 33761《绿色产品评价通则》中“绿色产品”的定义,提出了“绿色包装”的内涵,即“在包装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在满足包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装”。围绕“绿色包装”定义,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融入了“全生命周期”理念、在评价指标上涵盖了资源+能源+环境+产品四大属性,在框架上规定了绿色包装评价准则、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内容和格式。

  评价准则:从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产品属性四个方面规定了绿色包装等级评定的关键技术要求,给出了基准分值的设置原则:重复使用、实际回收利用率、降解性能等重点指标赋予较高分值。

  评价方法:分为评价流程、评价分值的计算和核查方法三部分。给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一级指标的分值计算方式及其权重值,以及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和绿色包装等级的分数段划分。规定了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同时对评价准则中要求的支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

  评价报告内容及格式:对评价报告内容作出了基本要求,并在附录C中提供了参考示例,用以指导具体行业具体产品的评价报告编制。



上一篇:《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系列国家标准解读

下一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列国家标准解读

平台介绍

使用指南

搜索标准

易友科技